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洞見] 從權力政治角度思考克里米亞事件

原文刊於「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國際關係的重頭戲是國際體系中大國之間的互動與角力,這包括的不僅是大國之間的直接互動,也包括各國對於任何國際重大事件的回應。克里米亞經過當地人民公投決定加入俄國一事,在國際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其中俄國批准了克里米亞的加入,歐美對此不予承認並制裁俄國,另外中國在此事上則持中立態度。思考為何各方會有不同的態度與立場,其與權力政治下各國對國家利益的盤算有密切的關係。本文擬從此角度來切入,希望能更立體地來討論克里米亞事件的內涵與影響。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評論] 服貿、學運與信心

這幾天不斷地在follow學生佔領立法院的事情,也藉機重新思考了一直以來對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的認識。除了反對的意見之外,這幾天也看了一些官方的說法,發現被誤解的部份其實不少,不論是就內容層面或是法律層面而言。我對經貿方面的議題真的不熟,試圖惡補資料老實講也只能人云亦云的,因此我不打算吊書袋講些連自己都搞不懂的東西,只試圖從政治和一個關心公共議題的公民的角度來闡述我自己的看法。

內容可能會有點長,不過我大約分幾個段落來寫。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影評] 大藝術家

片名:大藝術家(The Artist)
年代:2011
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
主要演員:Jean Dujardin(George Valentin)
     Berenice Bejo(Peppy Miller)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洞見] 「笨蛋,問題是政治!」:簡評《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原文刊於「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世界銀行的統計,在2011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最高的國家是摩納哥的163026美元,而最低的兩個國家蒲隆地和剛國民主共和國則連250美元都不到。其中高於20000美元的41的國家中扣除石油產油國,有21個是歐洲國家、5個在亞洲、3個在北美,另外還有紐、澳兩個大洋洲國家;而在不足1500美元的44個國家中,有33個在非洲、10個在亞洲,還有一個加勒比海的海地。同樣身處在全球化的時代下,為何國家跟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會這麼大呢?《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一書利用廣大的歷史資料以及極為紮實嚴謹的量化分析,試圖說明為何有些國家富裕而有些國家貧困,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政治過程與政治制度的差異所導致的經濟制度與經濟行為上的不同。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影評] 聽說桐島退社了

片名:聽說桐島退社了(桐島、部活やめるってよ)
導演:吉田大八
年代:2012
主要演員:神木隆之介(前田涼也,電影社)
     橋本愛(東原霞,羽球社)
     東出昌大(菊池宏樹,前棒球社)
     大後壽壽花(澤島亞矢,管樂社)
     山本美月(飯田梨紗)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洞見] 被真主遺忘的民族:漫談緬甸洛興雅人的困境

原文刊於「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新聞導讀] 被真主遺忘的民族:漫談緬甸洛興雅人的困境

近年來隨著緬甸政府陸續釋放政治犯、開放外國資本投資,及更願意投入到國際社會當中,不少國家企業視緬甸為下一個有待開發的市場。但是在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榮景的背後,緬甸政府仍採取軍事與不人道的手段對待其境內的少數民族──洛興雅人可以說是其中遭遇最悲慘的一群。本文希望透過對洛興雅人歷史背景的介紹,將此「無國籍難民」民族介紹給各位,進一步了解在緬甸光明的發展下,有群被當皮球對待的民族於陰影下奮鬥著。

[影評] 落跑教宗

片名:落跑教宗(Habemus Papam)
導演:Nanni Morett
演員:Michel Picc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