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影評] 白日夢冒險王

片名:白日夢冒險王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導演:Ben Stiller
演員:Ben Stiller



1947年美國也曾經拍過一部改編之小說的同名電影,主角也是Walter Mitty。那部書中的主角設定為是一位很愛幻想自己成為英雄人物的廉價小說校對人員,一切的幻想在一名神秘女士給了他一本神秘黑皮書後竟然成真。他發現了二戰中荷蘭皇室珠寶的埋藏地,並試圖去尋寶,卻發現自己身陷於各方的陰謀之中,直到最後他才驚覺,原來想當英雄也是不簡單的。

這部片採用了類似的主角設定,但是卻有迥然不同的內容,風格也不盡相同。Walter Mitty(Ben Stiller)是LIFE雜誌底片管理庫的工作人員,一直試圖利用約會網站希望可以和新進公司的Cheryl Melhoff(Kristen Wiig)能有進一步往來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這輩子沒有做過什麼特別事情的他,在家人與同儕的認識下是一名很會「出神」的人,幻想自己衝入火場救心愛的人的愛犬、幻想自己攀登冰山、幻想自己能勇敢地嗆上司等。但是一切都只是他的白日夢。

在雜誌即將網路化之際,和Walter長年合作的攝影師Sean O'Connell(Sean Penn)寄來一份他的作品,說明第25張底片是他這輩子的得意之作,而雜誌社也希望能以這張照片作為最後一期雜誌的封面,可是Walter卻怎樣也找不到這張底片,只能從整捲底片中的其他照片尋找蛛絲馬跡,一路追到了格陵蘭、冰島和阿富汗。而就在這尋找底片之旅中,不只實現了他幼時旅遊的夢想,更讓他做出了其他人永遠做不到的事:在北冰洋被鯊魚攻擊、在冰島逃過了火山爆發、目睹了珍貴的雪豹等......

這部片有很壯麗的美景和優美的配樂,同時劇情單純卻又同時很深入人心。這部片的真正的意義我覺得就是在探討「LIFE人生」為何。主角每天盡職地做完他的工作,細心地記錄自己的支出,然後還要打理老母與不成材妹妹(還是姊姊?)的事情,會喜歡上同事也是同一部門的好夥伴。在這些日常生活的表面上,Walter依舊有他不羈的一面,梳著龐克頭溜滑板,以及一段又一段的白日夢其實都在說出他內心中的期盼。而當有一個機會他得掌握時,他好好地掌握了這機會,滿足了工作上的需求、滿足了他自己的夢想,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或許有人覺得突然殺去那些地方感覺很不智,但是我覺得這正是他逐步邁開自我的象徵。特別是他在酒吧中猶豫要不要跳上直升機時,現實和白日夢的瞬間重疊驅到了他向前,讓白日夢不在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意識,而是讓自己可以往下一步邁進的動力。也是這樣讓他敢與Cheryl有進一步來往、敢殺到阿富汗這危險的地方、敢揮別過去,也敢在最後大義凜然地以離職員工身份規勸老闆。這些若沒有他的白日夢,可能都難以達成。

而有兩句話最得到我的喜愛,剛好都是攝影師Sean講的。一個是提到第25號底片中他用了「quintessence of life」形容,這句話直翻是「人生中的精髓」,但是在片中真正的意義是「LIFE雜誌的精華」,也是每位認真默默工作的員工。這樣讓我想到,在資本主義企業體系下,員工往往只被視為「人力資源」,要的時候就招募、不要的時候就裁員或強迫退休,都沒有想過每位員工不論位階、不論工作內容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也正是這些「人」的努力才有公司的成果。但是公司卻只視雇員的努力為理所當然,不去思考如何提升員工努力為公司服務的誘因,反而用「人力成本」這種略帶負面意味的詞來表示花在員工上面的錢。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另外一句話是在發現雪豹時他所講的「Beautiful things don't ask for attention」當然真正讓人發自內心讓人覺得美麗的事物並不會特別的突兀,但是真正的含義我覺得反而是「真正認真的人並不會大肆邀功。」正如Walter一樣,他只是默默地為公司、為家人付出,Cheryl也是為花了許多心思在他的兒子上,這些未來不會流名千古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物,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雖然乍看好像是部冒險片,但其實我覺得這是一部發自內心為小人物喝采的電影。告訴我們他們默默的辛苦造就了我們看到的許多事物,也告訴我們不要只侷限在小框架中而應該勇敢地自我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