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旅遊] 仰光街景

2010年三月,因為參加活動的因緣際會下,來到了當時對許多台灣人而言仍是管制很緊的國度緬甸。這個在二戰結束後被認為是東南亞最富庶國家的緬甸,近年來卻被聯合國評為低度開發國家之一;曾經是東南亞最高學府的仰光大學,其學歷現在卻被認為比職業學校還要不如。這對於曾經擁有輝煌王朝歷史的緬甸人而言情何以堪呢?不過,在緬甸這個篤信小乘佛教的國家中,國民總是臉上掛著笑靨,相當親切地待人,對於被軍事統治的情形,感覺好像也沒有那麼在意。這在我逛他們全國最大都市仰光時,有很大的感受。

雖然這些是2010年的舊照片,現在緬甸在大幅度開放之後,應該有很大的改變,但是還是以由此來體會一下仰光人的生活。






仰光市區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高樓,當時最高的是由日本出資所建的Sakura Tower,大約有快二十層樓。其他的一般建築不會超過十層樓,一般大約也才五樓左右而已。建築物大多給人共產國家的集體住宅的感覺(緬甸過去確時也採行過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雖然上頭漆上各式各樣的顏色,但是總有種班駁和不自然感。


感覺到稍為有點設計感的建築,大多是英國殖民時代的建築。如上圖的前總理府,在英國殖民時代是行省政府所在地。另外下圖的綠色建築則是英國時代留下來的購物中心,至今也是。

在街頭上也有各式各樣的攤販,如賣吃的。


賣義務教育課本的。順帶一提,緬甸人是相當愛閱讀的民族,因此除了課本之外,各式各樣的舊書攤也很容易在街上看到。另外,受教育階層或權貴階級受過舊式教育的緬甸人,其實英文水準是相當高的,因次許多英美文學的舊小說、課本等也很常出現。甚至我發現到其中國中的生物課本竟然還是全英文的......


另外還有賣各式盜版DVD的攤販。


喔對,你沒有看錯。,放在架上最前面的是「妻子的誘惑」和「韓版流星花園」!事實上緬甸人是相當愛看韓劇的,在他們國營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就常看到韓語發音配上緬文的韓劇,有許多的廣告也試圖模仿韓國團體的演出(雖然我只看到不三不四的Sorry Sorry......)。印象最深的是到緬甸的夜店時,由於晚上九點才開始但我們八點半就進場了,所以九點之前還不是放舞曲而是工作人員在整理的時間。令人意外的是,沒想到裡頭的服務人員竟然拉下大布幕,全部的人很聚精會神地在看「朱蒙」,一直到快九點才切換成嘻哈舞曲。

講到看電視,在緬甸可以很輕鬆地看到裝小耳朵的人家。由於國營電視台台數有限,因此只要經濟能力允許都會裝小耳朵,可以很輕鬆地看到CNN、BBC、ESPN、Bloomberg、HBO等電視台,雖然都只是原音放送,但是也都沒禁。唯一有禁的是美國宣傳民主的「亞洲之聲」電視台,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節目表上還是有。


去過緬甸的人都應該知道,緬甸電力不足的問題相當地嚴重。都市地區一天停個兩、三次電,一次停個10到30分鐘是很正常的,偏遠的地區甚至一週供電不到30小時的情形也是很正常的。因此在仰光街上,看到發電機是相當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在仰光號稱電器街的那段路上。


接下來稍微來討論一下當地的「行」好了。仰光是一個禁止騎摩托車的地方,因此街上看到的就是汽車、巴士和相較起來為數不多的腳踏車。他們的車輛大多是來自其他亞洲國家的二手車,有些可能空調壞掉、窗戶不能用、門不能鎖等,但是他們都不在,用的相當開心(緬甸人據說因為經濟收入低,是相當善於修繕的民族)。公車則大多是引進日本已經不用的公車和遊覽車改裝的。據說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政府對緬甸國民在車輛上課了高達2000%的稅金,因此能有足夠錢買新車的緬甸人是少之又少,大多只能用二手車來代步。



如果想要到仰光郊區一點的地方的話,那就要搭它們的環狀線鐵路。


看起來好像不錯,但其實月台是長這個樣子......


.......而車內是長這樣子。酷吧!


遠離市區,仰光郊區除了一些相對比較不發達的小市鎮外,一些高級住宅區,外國使館和工業區實際上都座落在郊區。據說翁山蘇姬所居住的宅邸其實也是在仰光市郊。



仰光也是有中華街的,以觀音古廟為中心,在相當窄的人行道上擠滿了許多店家和攤販,是仰光少數晚上也很熱鬧的地方。


最後稍微提一下它們的飲食。同時受到印度和中華文化的影響,緬甸的主食雖然是米飯,但是料理方法是以咖哩為主,而且是偏向印度式的那種放入許多香料的咖哩,略為偏油。他們什麼東西都可以入咖哩,海鮮咖哩、蔬菜咖哩、炸皮蛋咖哩等,相當地下飯也相當地好吃。


當然,想要吃一些清淡的米粉湯也是有的。只不過是路邊攤,可能要考驗一下你的腸胃。


不得不提的,去仰光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逛逛它的茶館。裡頭最有名的就是奶茶,裡頭加的不是奶精也不是牛奶,而是煉乳,喝起來香醇又甜美(當然甜度也可以調整)。喝多了,還有當做白開水的普通茶可以喝來解膩,是相當棒的組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